云县人民政府 云县人民政府

政务动态
漫湾镇以“12362”工作机制,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日期:2025-07-30 10:23
作者:张阳 熊石磊
来源:漫湾镇
浏览:232次
字体:【
  • 451e4d1b28c929b1f5993ffb4b0b57d.jpg
  • 0ae06e5bd0569ebf8f5b62b035e085d.jpg
  • 0a3cb20c6e766ab16c1a703e6b789c5.jpg
  • f004ffcedaa3294e789fa22bec0c90e.jpg
  • d6d3fc1242bd78203fe278cc62ff89c.jpg
  • 451e4d1b28c929b1f5993ffb4b0b57d.jpg

  • 0ae06e5bd0569ebf8f5b62b035e085d.jpg

  • 0a3cb20c6e766ab16c1a703e6b789c5.jpg

  • f004ffcedaa3294e789fa22bec0c90e.jpg

  • d6d3fc1242bd78203fe278cc62ff89c.jpg

近年来,漫湾镇立足工作实际,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平安建设”为载体,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主线,以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为平台,探索构建“12362”工作机制,不断筑牢漫湾镇安全稳定基石,基层治理展现“新枫景”。

——把握好“一条主线”,强化党建引领。把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航向”,构建“镇党委—村党总支部—片区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纵向贯通组织链,推行“网格长+党员+群众”联管模式,依托853 名党员及44个基层党组织形成上下联动服务网。镇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精准对接11个行政村党总支部,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网格,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处理好“两个关系”,筑牢治理根基。一是处理好依法治理和综合施策关系。以依法治理为前提,将法治学习定为“网格”培训的重点内容,并纳入全镇工作规划,定期组织“网格长”培训,组建镇、村、组三级普法“轻骑队”,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穿梭于田间地头、往返于群众之间开展“点对点、面对面”普法宣传,全面提升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让基层治理全过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综合施策为补充,优选自然村长、基层治理专干、离任的村组干部、退休人员、热心老人、退伍军人、乡贤能人加入调解队伍,发挥人熟、地熟、情况明的优势,在调解过程中将法律法规与群众自治活力结合起来,形成以法明理、以德服人、以情暖心相互补充的闭环体系,形成漫湾镇基层治理新模式。二是处理好应急处置和常态管理关系。以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以规范化运行为平台,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平安法治办等部门力量集中入驻,建有引导受理室、调度室、分析研判室、多元化解室等功能区域,打造“一中心统筹、多部门联动”的实体化运行平台,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四色预警”动态台账,形成“平时抓服务,急时保维稳”的灵活响应模式。

——坚持“三个不变”,锚定治理方向。一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变。利用“全面走访”“现场调解”“庭院化解”等方式,各村挂钩领导每月主动带队下沉到矛盾集中的“网格”,直面群众、直击矛盾,解决问题,面对面听民声、心连心解民忧。二是坚持矛盾不上交的目的不变。切实落实好“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总要求,建立“镇—村—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体系:镇级“一周一研判、一月一销号”工作制度和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村级“一周一研判、一周一销号”工作制度和矛盾首排、首控、首调责任机制;组是基层治理工作的前沿,通过党员中心户、热心大爹大妈等人员提供的信息及群众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收集重点信息排查、核实、上报,发挥矛盾纠纷的首排、首控作用;党员中心户作为基层治理末梢,常态化收集上报社情民意,发挥“哨点”吹哨人的关键预警作用。三是维护社会稳定目标不变。维护社会稳定是基层治理工作的重点,统筹基层力量,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强化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各类重点人员、平安建设等工作,从源头预防和化解不稳定因素,助推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认清“六个变之”,织密治理网格。一是治理理念转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推行“主动治理+精准服务”模式。倡导“共建共治共享”,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实现从“政府单管”到“多元协同”的现代化治理转型。二是治理主体拓展。充分发挥镇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整合村民委员会、人民调委会、驻村工作队等人员力量,把村组干部、片区自然村长、村辅警、党员、村民代表等人员引入服务“网格”,建成3个片区警务室、11 支村级巡防队(267人)、12个调委会(274人),形成“党建引领、群防群治、平安联创”的乡村治理格局。三是治理范围延伸。治理范围突破传统“维稳”边界,推动综治向民生服务、生态保护、乡风文明等领域拓展,实现“一网统管、全域覆盖”;把党的工作延伸到田间地头、企业商户等社会治理末梢。四是治理方式转型。创新数字技术,推动“人防+技防+智防”融合,使用云综治系统,以数字化赋能网格管理,同时使用“为民解忧直通车”二维码服务号,对辖区群众诉求提供线上“一对一”接访,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在人口流量较大的昔宜村安装了“数字乡村智慧大屏幕”1个,安装摄像头20个,借助智慧大屏掌握治安情况,实现昔宜村景区智能管理无死角,通过智治支撑提升风险隐患防范化解能力。五是治理任务清单化。将矛盾纠纷排查、治安防控、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等任务细化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通过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确保综治工作落实落细。六是治理目标明确。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指标,细化网格责任清单,强化风险闭环管理,实现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服务转变。

——实现“两个提升”,治理效能看得见摸得着。通过探索构建“12362”工作机制,打造漫湾“枫桥”新实践,激活治理新效能,漫湾镇近年来无重大风险隐患,群众满意度测评逐年提升,持续8年无命案发生。实现了基层治理从“粗放管理”到“精准服务”转变,服务群众本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服务群众本领得到明显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