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后箐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加大临沧坚果产业发展力度,通过党建引领、技术支持、模式创新等方式,不断延伸临沧坚果产业链,做强坚果产业,让“小坚果”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党建引领促进产业组织化。为抓实全乡临沧坚果提质增效,不断提高坚果产量和品质,后箐乡党委、政府通过组建乡级科技服务队,全面摸清全乡坚果种植面积、挂果面积、宜种区域、群众管理水平、亟须解决事项等情况。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由村组干部、党员干部带头,按照技术要求开展坚果提质增效工作,建立乡级示范基地4个及村级示范点7个面积160亩,切实消除农户在坚果提质增效过程中的思想顾虑,形成“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跟进”的良好局面。
技术支持促进产业专业化。针对坚果只开花不挂果、坐果率低、产量低等问题,乡党委、政府不断加强与县级部门的沟通汇报,并邀请坚果种植专家对农户开展面对面现场培训,全面推广“落头开心、果园放蜂、营养补充、保花保果、水分管理、病虫鼠害防治等技术措施。采取“外引+内培”方式,按照“县级科技服务队+乡科技服务队+乡土人才”的模式,培养了一支由乡、村、组干部和护林员共同组成的35人的乡村技术服务队伍,以及8支“一带三”农民技术服务队,同时组建临沧坚果专业合作社3个。2024年以来,开展现场技术培训11场354人次;以“落头开心”修剪技术完成坚果树修剪0.77万亩;完成营养补充、病虫害防治和保花保果0.86万亩;实施果园放蜂1817箱,辅助授粉覆盖面积0.86万亩;水分补充工程性建设水池和水塘116个,覆盖面积0.42万亩;品种改良覆盖面积0.09万亩,真正把技术落到村组、落到地块,让广大农户看有成效、学有经验、做有示范。
利益联结促进效益最大化。积极探索“坚果+”模式,推行“坚果+种植”“坚果+蜜蜂”“坚果+土鸡”等套种套养模式,推动临沧坚果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以长补短、以短养长的复合经营模式,有效提升土地综合利用率。通过在菠萝村打造“坚果+咖啡”产业示范基地,改变粗泛式管护方式,从农户坚果与咖啡的种植密度、高度着手,从梳枝到追肥、保花到保果,为示范点农户量身打造“一户一方案”植保服务,实现坚果、咖啡双丰收。积极探索“政府搭平台、企业拓市场、群众提品质、合作促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与云县正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签订“飞防协议”,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的三方联农带农利益联结“协议绑定”机制,真正实现合作共赢。
截至目前,全乡临沧坚果种植面积达2.4224万亩(已挂果面积1.25万亩),涉及7个行政村1891户,2024年青皮果产量达2068吨,实现产值1655万元,同比2023年产量增加915吨,产值增加732.6万元,平均亩产165.44公斤(示范点亩产达427.2公斤),亩均增产73.2公斤,最高单产469公斤。如今,“小坚果”成了“大产业”,成了群众致富的“黄金果”,这为实现全乡农民稳定增收和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作者:张余嘉;审核: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