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在云南省科技厅计划项目“云县小忙兔科技创新示范村创建”的支持下,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云县爱华镇人民政府、云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移动云县分公司和云县信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的“小忙兔乡村数字科普馆”建成并投入使用,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再添“新动能”。同期还在科普馆举行了乡村数字图书馆开馆、首届忙兔乡村音乐节和忙兔山货直播节等系列活动,吸引了线上和线下近千余名群众的关注和参与。
活动当天,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中国移动云县分公司联合共建的“小忙兔数字乡村信息集成平台”和“咪咕云书店之乡村数字图书馆”等两大数字化科普平台正式启动。此外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云县乡村振兴局、云县文化和旅游局和云县青年创业协会等单位,采取“线上+线下”互动的模式,举办了首届忙兔乡村音乐节和忙兔山货直播节的启动仪式,来自云县本土音乐人献上了精彩的歌曲演绎,小忙兔村村民展示了文艺才能。来自云县青年创业协会的新农人在科普馆的乡村振兴助农直播间开展了云县火腿木瓜鸡和过油肉等云县本土的农特产品的直播带货活动,吸引了附近村民及线上群众的围观。接下来几天,云县新农人还将陆续开展云县乌鸡、云县米线、茶叶、核桃和蜂蜜等农特产品的推介和直播带货。
小忙兔乡村数字科普馆占地146平方米,建有“小忙兔数字乡村信息集成平台”、“新农人智慧课堂”、“乡村数字图书馆”和乡村振兴助农直播间”等四大功能区块,全面展示和应用了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最新成果和技术。科普馆位于采用华南理工大学 “高韧超薄沥青技术”建设的示范村道路旁,周边规划和已建设了小忙兔村滇黄精林下种植基地、小忙兔村淫羊藿林下种植基地和小忙兔高辣度辣椒示范种植基地等,种植了朱蕉、扁竹和鸢尾等10个品种的药用和观赏植物。同时华南理工大学依托该科普馆,将联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建设 “中草药种质资源库”的数字化科普平台。科普馆的建成可以极大地满足云县干部群众及中小学生开展科学普及和研学活动的需求,进一步丰富了周边群众的科技文化生活。
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依托自身的技术和人才资源,搭建了“一中心(乡村振兴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云县))+一馆(数字科普馆)”的科技赋能平台,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围绕云县企事业单位和新农村建设的多方需求,形成了“专家企业行”、“乡村振兴大讲堂”、“新农人智慧课堂”、“华工师生设计帮扶行”、“师生暑期调研实践”和“小忙兔大榕树文化广场系列文化活动”等“科技+文化+人才”立体帮扶的常规品牌活动,全力推进云县五大振兴,产生了一大批成果。如学校在小忙兔已建设了临沧坚果、滇黄精、淫羊藿、高辣度辣椒、姬松茸和果蔬等十大种养殖产业示范基地,全面推动了富民强村;学校围绕道地药材、白花木瓜等资源,联合企业研发并上市龙胆草基洗发水、药妆和白花木瓜基果露酒,实现产值超3000万元;在校学生团队针对云县茶原料,采用学校冻干冷萃自研技术,自创乡村振兴茶饮品牌“华园云鲤”,自2023年2月底开业以来,共卖出奶茶10万多杯,实现销售额120多万元;学校承办了“数字化赋能教育现代化”研讨会,为教育数字化建设提供前瞻理念和学理支撑,依托教育部数字支教赋能乡村教育创新试验项目,创新“导师+志愿者线上授课+乡村学校线下老师参与”课堂模式,面向云县6所小学25个班级、1110名小学生开设心理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语言艺术等五门线上素质课程。
华南理工大学驻村第一书记袁杰表示,下一步,数字科普馆将通过整合和联动小忙兔林下中药材大健康产业示范基地(近1000亩种植面积)、润福园艺场小忙兔苗木基地(占地50亩)、小忙兔十大产业示范基地、小忙兔花画小镇乡村振兴示范点、长坡岭大平掌乡村振兴示范点和滇缅铁路遗址等产业和环G214国道的文旅资源,将科普馆打造成“数字科普+中医药研学+文创体验+乡村文旅”的示范性科普研学基地,面向云县及周边群众定期开展科普、文化和研学活动等,为全面推进云县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