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政发〔2023〕28号
各村、各站所:
《涌宝镇人员紧急避险转移应急预案》经镇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云县涌宝镇人民政府
2023年5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涌宝镇人员紧急避险转移应急预案
为有效应对地震、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保证我镇临灾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转移,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转移对象
当接收到预警信息或短时间内受灾害严重威胁或灾害发生后急需对集镇人员进行转移。主要包括涌宝村街子组、大村组、后山组、路边组、瓦窑组、岔河组共6个组1594人,石龙村团山组、石下组共2个组415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其他人员共382。
二、组织机构
为做到高效迅速安全的进行人员转移,强化人员紧急避险转移工作的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效能,努力降低人员转移过程中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经镇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涌宝镇人员紧急避险转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杨宝熹
副组长:黄 得
成 员:程本涛、钟汝飞、罗家强、陈光林、李天坚、董有庄、董秀竹、李国恩、张学运、杨明瑞、段铭勋、字剑勇、李子龙、蔡建学、王朝杰、杜玉成、张 强、张世昌、乐焰钰、董开剑、段其荣、杨森、李羚、字兴梅、黄光恒、张大鹏、吴永洲、王开泽、钟汝明。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安委办,有黄得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蔡建学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职责:平时建立台账清单,落实转移责任人;负责发生或即将发灾害的危险区域内人员安全转移。
三、预警发布
接收到红色预警信息、橙色预警信息和极端天气预警,对集镇可能存在危险的区域内人员进行全部转移,做到早转尽转、尽转尽转,转移同时逐户排查,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特别要落实好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转移避险。转移信号发出:微信群、手机短信、大喇叭、锣鼓、手摇警报器等。
四、避险场所
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其他人员共382人,转移到位于文化站前面的紧急避险场所,由黄得同志、罗加强同志、蔡建学同志、黄光恒同志负责组织转移;涌宝村街子组277人转移到涌宝完小操场避险场所,由程本涛同志、张学运同志、杨明瑞同志及涌宝村街子组5名抢险救援队伍负人员责组织转移;涌宝村大村组270人,转移到涌宝大村组活动室避险场所,由钟汝飞同志、段铭勋同志、张大鹏同志及涌宝村大村组5名抢险救援队伍人员负责组织转移;涌宝村后山组435人转移到涌宝村后山组新活动室避险场所,由程光林同志、字剑勇同志、李子龙同志、吴永洲同志及涌宝村后山组5名抢险救援队伍负人员责组织转移;涌宝村路边组165人,转移到涌宝村路边组洼子地避险场所,由李天坚同志、李国恩同志、王朝杰同志及涌宝村路边组5名抢险救援队伍人员负责组织转移;涌宝村瓦窑组182人,转移到涌宝村瓦窑组活动室避险场所,由董有庄同志、杜玉成同志、张强同志及涌宝村瓦窑组5名抢险救援队伍人员负责组织转移;涌宝村岔河组265人,转移到涌宝村岔河组活动室避险场所,由董秀竹同志、张世昌同志、乐焰钰同志及涌宝村岔河组5名抢险救援队伍人员负责组织转移;石龙村团山组171人,转移到石龙村团山组石龙片公厕前的空地避险场所,由董开剑同志、段其荣同志、李羚同志及石龙村团山组5名抢险救援队伍人员负责组织转移;石龙村石下组245人,转移到石龙村石下组活动室避险场所,由杨森同志、字兴梅同志、王开泽同志、钟汝明同志及石龙村石下组5名抢险救援队伍人员负责组织转移。
转移人员之前各组织人员要在通往避险场所的主要路口的醒目位置设置路线指示牌、标示牌。事先规划设定好转移路线,并留有紧急备用路线。
五、人员管理
云县涌宝镇应急避难场所责任人黄得同志,云县涌宝镇涌宝村街子组避难场所责任人程本涛同志,云县涌宝镇涌宝村大村组避难场所责任人钟汝飞同志,云县涌宝镇涌宝村后山组避难场所责任人字剑勇同志,云县涌宝镇涌宝村路边避难场所责任人李国恩同志,云县涌宝镇涌宝村瓦窑组避难场所责任人张强同志,云县涌宝镇涌宝村岔河组避难场所责任人张世昌同志,云县涌宝镇石龙村团山组避难场所责任人董开剑同志,云县涌宝镇石龙村石下组避难场所责任人杨森同志。
1. 进入应急避难场所人员出入进行登记,严格管理,坚决杜绝危险未解除,因私自返回造成的人员伤亡。
2. 进入应急避难场所人员要听从避险场所负责人的统一安排指挥。
3. 各避险产所做好疫情防控和环境卫生消毒工作。
六、对各村人员紧急避险转移工作指导
涌宝镇人员紧急避险转移工作领导小组要对辖区20各村的人员紧急避险转移工作进行指导支持,帮助各村建立完善人员紧急避险转移应急预案,指导各村根据预案开展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