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九年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云县统计局
二O二O年五月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云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市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抓重点、补短板、防风险、强投资、增动能,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1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11278万元, 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90207万元,增长5.4%,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8.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3793万元,增长13.3%,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7%,其中工业拉动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1.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77278万元,增长8.3%,拉动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4.3%。人均生产总值25949元,比上年增长8.8%。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0.2:28.2:41.6调整为32.2:28.4:39.4。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639633万元,增长9.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2.8%。
二、农业生产
2019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583950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农业产值280717万元,增长1.8%;林业产值5842万元,下降46.4%;畜牧业产值281288万元,增长49.5%;渔业产值2901万元,增长1.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202万元,增长7.6%,五个产业比重为48.1:1.0:48.2:0.5:2.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98815万元,增长5.4%。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21万吨,比上年增长0.4%;全年家禽出栏506万羽,增长24.9%;生猪出栏78.1万头,增长6.1%,肉类总产量达77301吨,增长7.6 %,其中:猪肉:4113吨,增长6.1%。水产品产量2318吨,增长3.5%。
畜牧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8年 |
2019年 |
比上年增长% |
肉类总产量 |
吨 |
71821 |
77301 |
7.6 |
其中:猪肉 |
吨 |
60404 |
64113 |
6.1 |
年内肥猪出栏 |
头 |
735736 |
780907 |
6.1 |
年内羊出栏 |
只 |
153492 |
166555 |
8.5 |
年内大牲畜出栏 |
头 |
26017 |
28371 |
9.1 |
家禽出栏 |
万羽 |
405.3 |
506.3 |
24.9 |
牛奶产量 |
吨 |
168 |
168.3 |
0.2 |
禽蛋产量 |
吨 |
587.9 |
683.9 |
16.3 |
年末大牲畜存栏 |
头 |
126116 |
139227 |
10.4 |
年末生猪存栏 |
头 |
616189 |
664900 |
7.9 |
年末家禽存栏 |
万羽 |
244.1 |
282.9 |
15.9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发展。2019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912143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91867万元,增长11.9%。企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全年全县3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6612万元,增长16.1%,实现利润总额61518万元,下降6.5%,11户亏损企业亏损额7610万元,增长74.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8年 |
2019年 |
比上年增长% |
成品糖 |
吨 |
142574 |
165895 |
16.4 |
精制茶 |
吨 |
7287 |
9499 |
30.4 |
饮料酒 |
千升 |
76133 |
90230 |
18.5 |
啤酒 |
千升 |
49890 |
62693 |
25.7 |
白酒 |
千升 |
19058 |
20443 |
7.3 |
松香 |
吨 |
13640 |
20489 |
50.2 |
水泥 |
吨 |
342195 |
467351 |
36.6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315295 |
408761 |
29.6 |
铁合金 |
吨 |
10282 |
3069 |
-70.2 |
多晶硅 |
吨 |
530 |
193 |
-63.7 |
铜精矿 |
吨 |
6906 |
7666 |
11.0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吨 |
319 |
314 |
-1.7 |
建筑业快速增长。年末拥有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12户,其中,二级资质4户,三级资质8户。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50940万元,比上年增长22.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8%,其中:新开工房屋施工面积45.7万平方米,增长13.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01411平方米,增长1.1%。
四、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19年,全县共实施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7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52个。全年共完成投资439715万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3515万元,增长36.8%。
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销售趋稳。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0350万元,比上年下降35.0%,施工面积1106449平方米,增长13.0%。商品房销售面积115908平方米,增长5.0 %,商品房销售额45580万元,增长12.0%。年末共拥有房地产开发企业20户。
五、国内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391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131029万元,增长22.5%,限额以下零售额229362万元,增长7.9%。
全年全县进出口总额4915.7万元,比上年下降4.4%。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55个;累计市外实际到位资金17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38亿元,增长15.3%。
六、邮电和旅游业
年末拥有邮政局、所14个,其中农村所12个。全年完成国内函件13.89万件,国际函件199件,国内包裹15.59万件,实现国内快递业务收入8.06万元。年末邮政储蓄余额34230.75万元,集邮业务量2.86万枚。
年末拥有移动电话用户236563户,固定电话用户7950户;互联网宽带用户55593户。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23.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0%。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10638人次,增长31.0%。累计完成旅游业总收入50.46亿元,增长32.7%。
七、财政和金融
2019年,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85437万元,比上年下降2.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347万元,增长6.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43606万元,增长5.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30833万元,增长34.2%。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57922万元,比年初增加73053万元。其中住户存款706489万元,比年初增加85903万元;非金融企业存款39649万元,比年初增加6663万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580637万元,比年初增加33958万元。其中住户贷款327893万元,比年初增加21046万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52740万元,比年初增加12907万元。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年末拥有学校192所。其中,小学171所,初中17所,高中2所。九年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9113人,其中,初中在校生15390人,小学在校生33723人。全年普通高中招生1744人,在校生4877人,毕业生1319人,高中毕业升学率达95.41%。初中招生5077人,毕业生5481人。幼儿园184所,在园幼儿13013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357人,专任教师20人。小学适龄儿童毛入学率达113.91%,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5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9.86%,人均受教育8.55年。
全年共开展各类演出活动78场次,累计现场观众达11.5万多人次。共创作了舞蹈节目20个,花灯说唱2个,歌曲5首。声乐节目《俐侎阿朵》参加云南省第十一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并荣获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彩云奖银奖。
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23个(含民营医院6个), 村卫生室194个,村医515名,机关、厂矿、学校医务室及个体诊所37个。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1575人,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3.4人。医疗机构床位总数1848张,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3.99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病床数2.98张。
九、 能源消耗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90800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8.8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355吨标准煤,下降0.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158069吨标煤,增长1.28%,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86%。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9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95元,比上年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22元,比上年增长10.6%。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0.8%和33.2%。
2019年末,全县单位从业人员20646人,比上年下降18.4%;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52355万元,下降8.2%;单位在岗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85580元,增长31.1%。
县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情况
单位:元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 |
2018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
2019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
总 计 |
65302 |
85580 |
(一)农、林、牧、渔业 |
47129 |
37923 |
(二)制造业 |
32731 |
35021 |
(三)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47486 |
63505 |
(四)建筑业 |
43365 |
52914 |
(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80071 |
88380 |
(六)批发和零售业 |
46765 |
40824 |
(七)住宿和餐饮业 |
36858 |
33877 |
(八)房地产 |
38694 |
39246 |
(九)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30515 |
33403 |
(十)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53250 |
104261 |
(十一)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47539 |
75933 |
(十二)金融业 |
161667 |
222721 |
(十三)教育 |
109568 |
112095 |
(十四)卫生和社会工作 |
85504 |
97804 |
(十五)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59185 |
95304 |
(十六)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101909 |
131335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330 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709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3.32%,比2018年下降0.23 个百分点;完成职业技能培训 3753人,比上年增加268人。
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2700 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完成率达101.53 %,收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8916万元。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19647人,城镇参加工伤保险196400人,失业保险 11854人,生育保险 15404人。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415434 人,参合率达 90%。
年末列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968人,发放保障金2209.3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1253人,发放保障金6530.55万元。
年末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4个,床位1510张,每千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23.2张。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20.76 %,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
十一、人 口
2019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66790人,其中城镇人口194558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1.68%,比上年提升1.13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为442609人。其中:男性人口233422人,女性人口209187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7%和47.3%。出生人口4641人,死亡人口4170人。
户籍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人
指 标 |
年末数 |
比重% |
全县户籍总人口 |
442609 |
100.0 |
其中:城镇人口 |
98934 |
22.4 |
乡村人口 |
343675 |
77.6 |
其中:男性 |
233422 |
52.7 |
女性 |
209187 |
47.3 |
注:
①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最终数据以领导干部手册为准。
②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是按现价计算的初步核算数,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年平均人口计算。
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